cisegi.my 发布
序 博鳌启航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世纪大学的孔院办公室里收听媒体广播中关于中国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会议的“亚洲声音”,那份思绪回到了家乡海南岛。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定于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省博鳌举行。 我离开家乡海南已经三载,在吉隆坡工作的日子里,逢年过节都想念那份远方海南岛海风吹拂的感觉。每次从马来西亚回国踏上海南岛这片热土,都感叹海南发展的速度,见证新的“博鳌”机场起航,海南岛居住环境日新月异,耳畔的欢声笑语带我回到那段世纪大学孔院学子在海南琼海“博鳌”体验文化生活的芳华。
一、忆博鳌
琼海博鳌,位于海南省琼海市东部海滨,万泉河入海处,是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博鳌镇除了亚洲论坛会址,还有海南特有的乡村美景,画面中那炊烟袅袅,海田中老牛悠闲耕地,农民在稻田里面插秧,渔家儿女海边欢乐撒网......勾勒出美丽的海南岛田园风光。
2018年博鳌亚洲 论坛会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全额资助的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院秋令营活动的营员们笑容满面来到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大家兴奋地对着博鳌会址竖起拇指:“嗨,你好!博鳌”。博鳌亚洲论坛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2001年2月27日正式宣布成立。论坛虽为非官方国际组织,但每年许多亚洲政府首脑和官员、学者、著名企业家出席会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论坛在亚洲和世界上知名度和重要性日益提高。
孔院营员与海南蓝天相约
博鳌,本是一个小渔村,之所以取名博鳌,据说是小镇中心的东屿岛远看象一游向大海的鳌,颇有“博览天下,独占鳌头”之势。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海水清澈见底,海域平缓,集椰林、沙滩、奇石、田园于一身。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河在这里汇入南海;三岭、三河、三岛、一港(博鳌港)与南海浑然一体,被誉为世界河流入海口自然景观保存最完美的地方。无与伦比的环境和淳朴的民情民风使亚洲论坛最终选址博鳌。
嗨,你好!博鳌
博鳌论坛会议地址坐落在东屿岛 ,孔院学子们乘坐游览车跨过万泉河进入东屿岛。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喷泉广场、巨大园型喷泉随音乐喷出水花组成美丽的图案,它是论坛会址标志性建筑。
博鳌美丽风光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的国际会议中心总面积37000平方米,共分三层,会议中心在第二层,可以容纳2000人参会。在恢宏的主会场大厅里,营员们在论坛会址主席台上争相留影,还有学子站在演讲台上自信地发表演说,体验博鳌论坛大会的荣誉感。营员们观看了博鳌亚洲论坛历届年会宣传片,了解年会发展历史。参观期间,营员们对博鳌小镇的发展和中马经贸合作发展都很关注。
博鳌论坛会址留下难忘回忆
来自世纪大学传媒专业的玛利亚同学对博鳌的美丽景色和亚洲论坛影响力赞叹不已。她说,她在马来西亚的故乡怡保与博鳌有着很多相似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汉语在世界舞台扮演重要语言角色,学好汉语在马来西亚就业有很大帮忙。
海南竹竿舞欢乐哒哒音符
会计专业的阿兹祖同学在博鳌品尝了海南鸡饭,他想起了马来西亚家乡槟城的名菜:海南鸡饭。他说,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鸡饭有两种鸡肉可以选择,一种是白切鸡肉,另外一种是烤鸡肉。当地马来人喜欢吃烤鸡肉,而华人则喜欢吃白斩鸡肉。他希望随着“博鳌”的中国声音传到他家乡,让更多家乡朋友了解中国,同时他还希望有机会介绍“烤鸡肉型的海南鸡饭”回到海南岛。
海南鸡饭飘香
鸡饭,在海南话里叫做“guail bbuil”(鸡糒),是正宗的叫法。海南鸡饭(Hainanese Chicken Rice)起源于中国海南岛的文昌市。海南人会以文昌当地的白切鸡做法,同时配以鸡油和浸鸡水烹煮的米饭,所以在海南岛俗称为文昌鸡饭。20世纪初期,随着移民潮,这个菜式传至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及泰国等地发扬光大。
孔院学子体验汉语欢乐心声
2.思 博鳌风情
随后,营员们还参观了闻名遐迩的博鳌风情小街,漂亮干净独具特色的街道,是一栋栋人文气息的小楼房,浓郁渔家装修建筑设计有着独特的海南味道。博鳌风情小镇展现琼海建筑元素,使渔农文化、下南洋文化以及万泉河文化交融体现,打造出一个可以使心灵安静闲适又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生活小镇。
椰树摇弋下的博鳌风情街
通过小镇参观展览,大家一行对博鳌十几年来的发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博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如今拥有高楼大厦、五星级酒店的现代小镇,这种发展速度也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国发展加速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八局)承建的马来西亚第一高楼——吉隆坡标志塔(Signature Tower),于2017年12月23日上午顺利完成核心筒封顶仪式。吉隆坡标志塔位于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楼层结构共101层,建筑高达452.31米,建竣后将超越吉隆坡双子塔成为吉隆坡下一座新地标,且刷新大马城市天际线,同时是中资企业于海外建设的世界最高楼,其3天一层的施工速度和1天内完成塔吊支撑梁安装等,都创造了大马施工的新速度。营员们表示博鳌论坛突显中国发展速度,马来西亚企业与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建设中共同发展。近年海南的发展速度惊人,博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建八局承建的吉隆坡标志塔
成为马来西亚的新地标
3.赶海的故事
海的故事是一个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址旁边以海为主题的文化吧。它坐落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美丽的海边,文化吧面积不大,但曾一度成为博鳌的文化地标。文化吧的氛围很有民俗个性和地域特点,渔网、渔灯、木船、漂流瓶、海浪、沙滩等,无处不体现海的主题。海的故事文化吧就地取材,饰品都是陈旧的船上用品和沉船木头,与一望无际的大海融为一体,带来巨大的沧桑感与视觉冲击力。
赶海的故事
孔院营员们走进文化吧,看到椰子树下那破旧木船以及废旧船木打造的桌椅板凳,四边挂着渔具和渔网,一下子就被海边美景征服了。在华灯初上夜晚,大家坐在海边的木凳上,感受着海浪涛声,聆听着海的故事,三五成群,倾谈述说,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听,海的传说
4.博鳌芳华
博鳌历史中有很多的“番客”_指的是早期去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谋生的中国华侨。最有名气的“番客”是蔡家宅的主人蔡家森,他早期家境贫寒,蔡家森带着两个弟弟跟随家乡人“去番”打工的热潮,前往印度尼西亚谋生。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从事橡胶种植和船务航运,经过多年奋力打拼,蔡家兄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和印尼“番客”中的侨领。
孔院学员学习海南本土文化
像很多从海南出去的“番客”一样,每位博鳌的“番客”都有一段难忘的南洋拼搏的芳华,发家致富的蔡家兄弟心中牵挂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园盖祖屋,衣锦还乡。1935年,蔡家森回到琼海留客村,和兄弟们一起盖起了蔡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海南侨乡“第一宅”之称。
海南侨乡“第一宅” 蔡家大院
营员们了解到现在马来西亚华语教育的发展与这些中国的“番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些华人华侨的支持和赞助之下,海外的华文教育才有今天的成就。孔院学员叶铭杰表示,“我想努力学习汉语,希望今后来到中国大学学习中医,为加深马来西亚人对中医的了解而努力。”秋令营的营员们计划利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会址参观中难得的体验,结合自身汉语知识,做到中马教育文化相结合、相互促进,讲好海南故事、展示中国机遇、增强汉语学习的信心。
孔院学子的 “博鳌”芳华
那些孔院学员在博鳌赶海的日子,仍在心口幽居,如那随风纷飞的蒲公英,如那随水而逝的石榴花,岁月的芳华,似那椰树垂叶,在记忆中翩然若飞,编制成美好的回忆。
作者: 陈明辉 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本文章2018年4月11日被《孔子学院院刊》推荐发表。
本文章的网页浏览地址:http://mp.weixin.qq.com/s/EPcsSSR511Q7VfAD6Y8A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