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热带风暴来袭!孔子课堂在南太平洋刮起中国风

“中方积极考虑在库克群岛开设孔子学院,促进人文交流。”2014年11月22日,中国-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在斐济楠迪会晤,中国和库克群岛两国领导人从两国关系及重大问题立场谈到渔业、矿业等经济领域,大家没有想到,会谈的尾音会重重地落在人文交流上。

南太平洋地区众多岛国是中国的友好朋友,也是中国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全球两所区域性大学之一的南太平洋大学,则以遍布南太地区的校区和教学点,将其中12个岛国紧密联系在一起。2012年9月,南太平洋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揭牌落成,南太各岛国的汉语教学有了新平台。

应运而生,却又水到渠成。凭借南太大学的区域优势,2015年5月,南太孔子学院瓦努阿图孔子课堂揭牌;2015年10月,南太孔子学院库克群岛孔子课堂由时任库克群岛内政部长尼古拉斯、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教育参赞陈跃、南太大学校长、北京邮电大学校长等共同揭牌,从此在库克群岛刮起中国风!

尼古拉斯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库克群岛孔子课堂的建立,落实了两国领导人历史性会晤达成的共识,为库克群岛民众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国的新大门,给中库经贸交流带来巨大的机遇,库克群岛的外交、渔业和旅游将从中受益,中库友谊和更为紧密的联系将由于孔子课堂的建立而更进一步。

如今,库克群岛孔子课堂已满两周岁。回首两年,成长不易。

孔子课堂的第一任中国公派教师、也是当时唯一的员工北京邮电大学王笑施老师,于2015年9月来到库克群岛。“整个岛上没看到中国人,我走来走去,到处问,希望可以找到一位中国同胞。四点就关门的库克群岛,寂寞得让人感到可怕,生活物资短缺,特别是中国食品的缺失让人不适。”王笑施后来终于找到了中国援建项目留守的几位同胞,“当时,岛上的中国人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了。”

身着库克岛服的孔子课堂首任公派教师王笑施

和首任志愿者教师李弘飞

库克群岛的主岛拉罗汤加岛是课堂所在地,岛上只有一个大超市,两个小超市,一个一层的购物中心,剩下就是一些小店。很多在国内或者其他国家唾手可得的物资,在这里都是奢望。孔子课堂揭牌需要红绸,王笑施在岛上四处寻找,最后还是在留守中国项目员工那里要了一块红布勉强充数。

库克群岛主岛拉罗汤加岛(李弘飞摄)

好在孔子课堂在南太大学和南太孔子学院的协调和帮助下,慢慢步入正轨。社会班和大学学分课的招生逐级开展,还在小学开设了教学点。王笑施化身岛上的“分身中国超人”——上午在小学上课,课后掐着时间去赶一个小时一班的环岛公交,否则就会错过下午孔子课堂的课程。王笑施“赶场”赶得也有了不少心得,比如:从哪里、提前几分钟出发去等车,可以少在炙热的阳光下暴晒一会;在等车时,可以在哪里买个冷饮解解暑,等等。她说,这也是一种乐趣。

随着课程升级、学生增多,库克群岛孔子课堂于2017年喜添“壮丁”——他就是第一位汉语教师志愿者李弘飞。岛国特有的国情,每个课程的学生人数不多,但是课程数量多,偶尔还要根据学生的时间和特点进行课程调整和补课,这些都挑战着王笑施和李弘飞的精力。

但随着对库克群岛的深入接触,他们习惯了库克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教学方式。他们自豪地说:“库克群岛总人口才一万出头,而我们每学期学习汉语的人数占库克群岛总人口的1%,这么高的比例,哪个国家能和我们PK!”

库克群岛孔子课堂开展的气功文化体验课

南太平洋大学库克群岛校区主管罗德里克·迪克森特别支持孔子课堂的工作。库克群岛物价高,约为新西兰的两倍,在南太平洋地区仅次于大溪地。孔子课堂开展教学和文化活动,总觉得有点捉襟见肘。

迪克森主动让出自己较大且有空调的办公室,给两位中国教师,自己则搬到一间没有空调的小办公室去;李弘飞需要置办一个新的办公桌,迪克森就以校区的名义买下“借”给他,还把自己的台式电脑拿给他用。

今年5月,孔子课堂举办“中国电影日”,迪克森把校区最大的一间教室腾出来作为活动场地,督促员工安装新买的投影设备播放,又以校区名义购买了可以坐很多人的大号地毯再次“借”给孔子课堂。校区全体员工动用私家车,帮孔子课堂租借、搬运椅子。活动在周六举行,校区员工们都来加班帮忙,清洁工也特地周末加班收拾活动后的场地和垃圾。

电影日活动的效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两位中国教师辛勤张贴并散发自己设计的海报,用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发布广告,又配合着当地电视台宣传,当晚吸引了150多人前来观影,创下了校区文化活动参加人数的记录,迪克森笑得合不拢嘴。影片放映结束后,大家自发鼓掌表示感谢。

新任公派教师卢小宁和李弘飞

在库克群岛电视台中秋节特别节目中接受采访

2017年是中国与库克群岛建交20周年。7月,出席南太论坛特使杜起文,在时任中国驻新西兰、库克群岛和纽埃大使王鲁彤陪同下,访问库克群岛,出席在南太大学库克校区和孔子课堂举办的研讨会,并参观孔子课堂,时任内政部长尼古拉斯陪同他们再次来到孔子课堂。

孔子课堂学生流利自信的中文欢迎词和伊曼纽拉(Imanuela)小学生演唱的中文歌曲《虫儿飞》,令尼古拉斯兴奋异常。杜起文特使指着志愿者教师李弘飞,转头对身边的孔子课堂学生艾琳开玩笑说:“他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给他找一个当地女朋友嘛。”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特使、大使一行与课堂教师及小学学生合影留念

在中库建交纪念晚宴上,库克总理普那深情回顾了两国领导人楠迪会晤的场景,特意谈到孔子课堂的建立,向孔子课堂教师们表示深深地感谢,希望孔子课堂继续作为两国友谊和交流的纽带,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孔子课堂、南太孔子学院、南太大学、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和库克群岛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不久前,库克群岛教育部正式获得新西兰教育部“关于使用新西兰NCEA在库克群岛中学开展汉语教学”的许可,并将于2018年举办库克群岛第一届中学生“汉语桥”比赛。

李弘飞制作的库克群岛第一幅中文地图

得到库克群岛旅游局的赞赏

孔子课堂社会班初级学员艾琳说,学习汉语是为了去中国旅游。社会班中级学员奥古斯特说,学习汉语是为了更好地和中国游客做生意。社会班中级学员、两位退休医生说,学习汉语是为了预防老年痴呆。从新西兰回到库克的新西兰毛利电视台、报纸创始人,曾在新西兰任市长和毛利党要员的德里克·福克斯说,学习汉语是为了未来。

语言和友谊之门一旦开启,就不会关闭。从中国吹来的北风,温暖、友好;孔子课堂在库克群岛刮起的风暴,热烈、有力;库克人、库克文化,必将走向更加精彩的未来!

库克群岛孔子课堂的剪纸体验课

作者简介

李弘飞:南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库克群岛孔子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

北邮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二

“一带一路”国家“中国大使奖学金”落地瓦努阿图孔子课堂

北邮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