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egi.my 发布
随着中国-澳大利亚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选择到澳大利亚旅游。昆士兰州作为澳大利亚重要的旅游城市,每年要接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游客,而其众多的服务行业却很难招聘到能够使用中文进行交流的雇员。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孔子学院是否能够借力发展,趁势而为呢?答案是肯定的。
01
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创新项目
2017年10月5日,昆士兰州政府贸易与投资部官网发布一条消息,标题是“在昆士兰州探索开设中国语言/文化+职业教育的新途径”。该消息称,昆士兰科技大学及其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简称昆科大孔院)与昆州贸易与投资部及其优龙港中学签署合作备忘录,试点“汉语+职业教育”应用语言类职业证书II的课程(课程代码22149NAT),以旅游和就业技能为导向,吸引更多的高中生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这一项目还将逐渐推广到昆州城乡的更多学校。
州政府贸易与投资部官网发布的内容
虽然这只是一则短消息,却包含多个第一:这是昆州政府部门第一次为孔院的项目投资;这是昆州第一个将汉语融入职业教育课程的试点项目;昆科大孔院下设孔子课堂成为第一个试点学校。
这个试点项目的落地具有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昆州中小学的汉语学习人数随着学生年龄的提高而明显下降,特别是在9-12年级,继续选学汉语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看不到学习汉语对他未来职业选择的帮助。如果将汉语融入学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学生中学毕业就可以凭借汉语的优势在旅游等服务行业增加就业竞争力,学习汉语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在中学,特别是高年级,选学汉语的人数必将明显增加,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状况。
02
创新项目的调研与论证
这一创新项目的取得与昆科大孔院安东尼·巴纳特院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巴纳特院长具有丰富的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经验,现在是孔院的全职院长,2017年他密集走访十所孔子课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并敏锐地意识到澳大利亚中学的职业教育如果和汉语教学相结合,将会呈现一种全新的局面。于是他提出合作方案,多次到州政府主管部门游说,说明这一项目的优势和可行性。他和优龙港中学领导对该项目进行反复论证,终于迎来昆州第一个应用语言类汉语职业证书II项目的诞生。
巴纳特院长到优龙港中学向全校师生
宣传汉语+职业教育项目
03
创新项目的实施与保障
1.寻找试点公司
为了保证这一试点项目的顺利进行,昆科大孔院积极与星娱乐集团公司在布里斯班市开发的大型餐饮娱乐项目部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寻找落脚点,学生在这里可以一方面学习专业技能,一方面沉浸在使用汉语的氛围中,为他们顺利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也正是看到这个项目的潜力和重要性,昆州政府贸易与投资部为该项目投资,这标志着昆科大孔院真正走入当地社区,以自己的优势服务社会,努力开创昆州中小学汉语学习的新局面。
2.共商发展方案
昆科大孔院认识到孔子学院和下设课堂是休戚与共的关系,孔院的发展离不开课堂的参与和支持。2017年10月11日我们召开了首届孔子课堂校长联席会议,来自昆州城乡10所课堂的校长、副校长和语言部主任等25人相聚在孔院,昆科大主管孔院工作的副校长谢博德教授亲临会场,与大家一起共商孔院发展的蓝图和方案,大家就孔子课堂经费使用管理与评估、中学生汉语桥比赛激励机制、课堂学校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孔院和课堂之间以及各个课堂之间建立起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为今后更加密切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昆科大孔院和下设十所课堂的校长们共商发展大计
2017年昆科大孔院在保持优势传统项目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取得明显的成效。孔子学院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新形式、新方法、新路径和新资源,需要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才能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简介
林晓雯: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