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我和北京有个约会-蔡蔚文-马来西亚本土汉语教师文章-孔院长公众号

《在云端》中曾经提到: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目的地的旅行。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会遇见怎样的未来。身为汉语老师的我,清醒认识到肩负着大学里面中文教育的重担,担当培养马来西亚未来汉语人才的重任,盼望着有机会踏上北京之旅,与北京来一场“汉语浪漫之约”。做一个浪漫的背包客,去北京向汉语专家“淘宝”,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在我的汉语教学路上,教学情况是否成功其实是对自身汉语教学水平的丈量。这样的丈量有时候用教具,教材,更多的时候是用心去体验与感受汉语教学魅力。遇见中国汉办提供的北京语言大学高校教师班缘分,感谢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热情推荐,期盼着北京之约的丰富收获。在孔院师生祝福下,我带着行囊踏上北京相约旅途。

 北京相约,犹如故友重聚,帝都依旧是人山人海,繁华长安街车水马龙。我充分体验到中国首都生活有条不紊,高铁网络发达,公共交通四通八达,摩拜单车是熙熙囔囔人群中靓丽风景线。尤其是在网络购物、手机支付科技方面的发展,让我我亲自看到了中国网络的特色和优势。我在马来西亚对人人拥有一台手机不惊奇,但是没有想象到在中国的手机软件可以有这么大的魔力和功能。例如:微信软件可以使用拥有好多功能:叫出租车、点外卖、邮寄快递、付款、预约医生、租自行车、预定机票、支付日常生活水电费等等。在马来西亚虽然很多人都使用微信,但是微信很多功能没有向中国市场一样开放使用。自2017年6月,微信支付功能刚开始在马来西亚7-11便利店扫码支付,相对于北京的大小商家早已习惯微信支付而言,马来西亚还有很大微商开发市场空间。我相信这些强大的中国科技发展背后,肯定会带来全世界中文学习的热潮。随着中国马云的阿里巴巴公司与马来西亚政府、商界、旅游业各多方面合作深入,会有更多中国人到马来西亚旅游经商,同时激发更多马来西亚人选择中文学习和到中资企业就职。

摩拜单车风靡中国

 

本次北京之约地点在北京高校中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北语的校园可以以一句谚语来形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校园内,校舍和教学楼之间都是步行的距离,再加上校道两侧都种了松树,在炎热的夏天,在校道边走路还蛮凉快。我们本次培训授课地点安排到教学楼的五楼,每一次上课都需要我们爬楼梯去教室,此次亲身爬楼求学体验,勾起了我在马来西亚的大学本科学习的回忆,仿佛又回到那份难忘的象牙塔时光。

海外本土教师分享教学经验

 

在中国国家汉办指导下的海外本土教师研修项目得到各个国家孔院的大力支持,本次班级学员大部分来自欧美国家,孔院总部给我们培训设计的课程安排十分合理。北京语言大学安排的学习与文化实践课程时间比较紧张,要求我们对每一堂课写案例和日志。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我们在严厉要求之下,北京之约收获丰厚,尤其是在语法、语音和词汇教学方面老师传授的知识。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沈红丹老师的偏正短语教学课程,她以独特的幻灯片来展示服饰颜色的转变,从中引起学员的共鸣,学员从此教学中就较少犯上把偏正短语改为主谓短语。金彪和朱永平老师的教学讲解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金彪老师的教学是谈及中国现在的经济和政治上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对的潜在问题,而朱永平老师的文化教学是建立在老师和学员们的沟通的基础之上。因此,在他文化教学中分享很多他亲身的教学故事,特别能够勾起我们的共鸣。尤其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比前提之下,分享中西教学方法的异同,让来自欧美国家的汉语教师感同身受。虽然两人教学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但对我而言是收获最多的,尤其是朱老师的讲义都是建立在他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问题和解决方法,而我在平时教学中,比较少去留意和体会教学之后的反思和感想。

分享汉语教学案例

体验中国文化

汉语教学知识竞猜

 

北京之约被热情的夏天点燃,学员们一出门就汗流浃背,但是它的“热情”没有阻挡住我们培训班学员的户外学习活动,例如:太极扇学习,故宫、天坛公园、颐和园和八达岭长城文化考察等等。参观这些历史古迹让我感叹中国悠久历史与各个朝代的辉煌建筑物设计,先辈聪明才智在建筑物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在网络上看到研究人员对清朝故宫的设计进行了地震检测,发现那时候的建筑科技能够达到抵抗10级地震。因此,故宫的奥秘设计能够让它不轻易受到天灾的破坏,保持着其宏观雄壮外形,让后人有“眼福”观摩。

 

炎炎夏日点燃我与北京之约

游览北京天坛 体验中国历史文化

参观故宫

 

我借此机会再次感谢中国国家汉办主办的2017年本土汉语教师来华研修项目能让我与北京浪漫有约,在北京两周的学习文化生活体验,令我感同身受了解孔子学院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国外汉语教育同行专家交流教学心得,我获得多方面教学法方面资讯。返回马来西亚之后,我将把这份北京美丽之约与汉语教育同行分享,希望有更多马来西亚人能够加入汉语教学队伍,希望马来西亚有更多汉语教师能够有缘与北京有约。

推荐单位

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

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由中国国家汉办、马来西亚世纪大学与海南师范大学共同建设,是马来西亚第一所建立在一所私立大学的非营利性孔子学院。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于2015年11月23日在世纪大学哥打白沙罗校区揭牌运营。世纪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多种汉语教学和文化课程,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蔡蔚文老师是世纪大学孔子学院2017年第一批推荐到中国参加外国本土教师研修项目的学员,长期致力于汉语教学与研究。世纪孔院于2017年5月27至28日成功承办全马学前教育汉语教师培训活动之后,计划与吉隆坡市教育局于2017年12月再次推荐马来西亚吉隆坡市所有42所华小优秀教师代表赴孔院中方合作院校海南师范大学的东南亚汉语师资培训基地参加为期两周的培训活动。

 

作者简介

陈明辉(左,世纪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赠送《孔子学院》院刊给蔡蔚文(右)

 

蔡蔚文:出生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哥打把鲁,在马来西亚SPM华文考试中获得优等成绩。本科学士,主修中文教育,毕业于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Sultan Idris Educational University)。现任马来西亚吉兰丹大学(Universiti Malaysia Kelantan) 讲师,教授汉语,教学对象是非华裔本科学生为主,同时在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马来西亚本土汉语教师。

 

《孔院长》刊物文章刊发链接地址:http://mp.weixin.qq.com/s/s90mCeXcj8CGKf9XjFzA8A